張禮卿的教材與工具書
《國際金融》(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國際貿易概論》,主編,中國財經出版社1993 和1998
《中國經濟大辭庫·金融卷》(戴相龍主編),分卷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
《國際金融百科全書》(王傳綸主編),分卷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1994
《國際金融原理》,合著,學苑出版社1989
《國際金融導論》,合著,中國財經出版社1991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理論》(劉光第主編),參編,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貨幣銀行學》(張玉文主編),參編,中國財經出版社1992和1994
《金融概論(修訂版)》(王佩真主編),參編,中國財經出版社,1999
互聯網金融是什么
網絡金融成為現在最受歡迎的話題.各大網絡企業也紛紛進入金融業.那么,什么是網絡金融呢?百度百科全書:網絡金融是傳統金融業與網絡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廣義上,具有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從狹義的金融角度來看,應定義與貨幣信用化流通有關的水平,即資金融通是通過互聯網實現的方法.
理論上,任何涉及廣義金融的互聯網APP,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支付、線上理財產品銷售、征信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商等模式.
網絡金融最初的概念提出者謝平教授認為,以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了根本的影響.網絡金融模式將在未來20年成為主流.
如何正確把握金融的含義
金融是指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其聯系的一切經濟活動的總和。一般來說,金融的含義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加以理解。從廣義來看,《中國金融百科全書》中“金融”詞條的注釋為:“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其內容包括金融機構、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市場等一切與貨幣信用相關的經濟活動。具體地說,諸如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存取、貸款的發放與回收、現金流通和轉賬結算、信托投資、保險和租賃、票據的買賣、債券和股票的發行和轉讓、外匯的買賣、貼現市場和同業拆借市場的活動以及金融監管等,都屬于金融活動。
一,狹義的金融從狹義來看,《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里,“金融”一詞被定義為:“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與定價。”“金融”的基本內容有五個方面:①有效率的市場②風險與收益;③替代物與套利;④期權定價;⑤公司金融。狹義的金融定義,舍棄了貨幣和信用、金融宏觀管理與政策,它意味著金融是獨立于貨幣和信用之外的范疇,是儲蓄者與投資者的行為金融范疇是指金融活動的范圍和類型,它是由貨幣范疇和信用范疇長期相互滲透所形成的新范疇。
二,在現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之前,貨幣以實物形態和鑄幣形態存在,都不是信用產品,不依賴于信用的創造。信用也一直是以實物借貸和貨幣借貸兩種形式并存。當貨幣運動和信用活動保持著各自獨立發展的過程時,這是兩個范疇,沒有產生任何的金融活動,自然也不存在金融范疇。金融范疇的產生及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金融范疇的萌芽階段,金融范疇的產生階段,金融范疇的發展階段。
三,金融范疇的萌芽階段
當貨幣流通與信用活動聯系日益加強,金融范疇開始萌芽。隨著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作為財富代表的貨幣在借貸中日益占重要地位。雖然實物形態的借貸仍然大量存在,但貨幣借貸的擴展,使不流動的貨幣流動起來,加快了貨幣流通的速度,便利了貨幣在更廣大地區的流動,并且信用流通工具的創造發揮了代替笨重鑄幣流通和彌補金屬貨幣不足的作用。可以說,信用的發展對于貨幣流通確實起到了強大的作用,貨幣流通與信用活動開始相互滲透,二者之間的聯系日益增強。此時,貨幣和信用相互滲透所形成的種種金融活動已開始萌芽,但仍然沒有從貨幣和信用范疇中獨立出來,形成一新的范疇。因此,此階段則應視為金融范疇的早期形態。
cfpa與cfa哪個含金量高?
兩個含金量都很高。CFA和FRM雖然同屬于金融行業的國際證書,但是它們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這兩個證書的含金量都十分高。
CFA全稱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備受認可的資格認證,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準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準。
FRM全稱是Financial Risk Manager,是全球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資格認證,由全球風險管理協會(GARP)設立。
CFA真實含金量:
CFA證書一直被大家稱為“華爾街的入場券”,“金融百科全書”。只要身處于金融行業,想要更好的發展與前行就離不開CFA證書。
英國證券及投資公會(SII)給予CFA持證人英國證券及投資公會(SII)的會員資格(MSI);對符合相關經驗要求的CFA持證人,即授予成為資深會員(FSI)。美國證監會(SEC)認可CFA持證人等同美國證券從業員第七系列(Series 7)法定資格。
從公開數據來看,2017年中國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數大約1400人,雖然說取得成為CFA持證人并不意味著你就一定能成為基金經理,但這畢竟是一塊“敲門磚”。
當然作為一個想要敲開職場的新人,你進步的選擇確實不多,cfa是很有意義的。而成為CFA持證人后你會發現在職場社交媒體上簡歷的瀏覽量遠遠超過之前,不斷有獵頭主動聯系。
在工作中幾乎能夠馬上把從各種閱讀材料中獲取的信息和CFA知識體系中的內容聯系起來,并迅速將每種金融知識定位到其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位置。
FRM真實含金量:
英國國家學術認證信息中心認為成功通過FRM考試相當于在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獲得RQF Level7認證(Register of Regulated Qualifications1)相當于英國的金融風險管理碩士學位,也達到了新加坡、歐盟、加拿大、澳洲等地的碩士學位。
目前全球雇傭FRM持證人排名前十的企業都是全球排名靠前的金融機構,而我國幾大商業銀行更是鼓勵與獎勵員工備考FRM。
目前我國各大銀行、外資銀行均急需招聘持有此種證書的人才。同時很多銀行對于成為FRM持證人的政策是加一級工資。
除了銀行之外,其它金融企業、公司的薪資還會更好一點。在投資、證券、分析、基金行業工作,隨著工作經驗積累與能力的提升,其薪資會更高。
目前我國的FRM持證人僅僅在9500人左右,屬于緊缺型人才,各大城市也是紛紛爭搶FRM持證人!
介紹幾本關于金融的書籍我還是高中生適合哪種
分享金融推薦書籍來源: 王偉的日志
1、佛蘭克.J.法博齊、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2、艾倫.加特: 《管制、放松與重新管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4、洛倫茲.格利茲:《金融工程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5、詹姆斯.托賓、斯蒂芬.S.戈盧布:《貨幣、信貸與資本》,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場利率與流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7、埃德加.E.彼得斯:《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8、勞倫斯.哈里斯:《貨幣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86。9、博迪.默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0、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莫迪利亞尼文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11、莫頓.米勒:《金融創新與市場的波動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12、卡爾.E.瓦什:《貨幣理論與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3、哈利.M.馬科維茲:《資產組合選擇和資本市場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4、威廉.夏普:《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15、斯科特.梅森、羅伯特.默頓、安德魯.佩羅德、彼得.圖法諾:《金融工程學案例——金融創新的應用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16、菲利普.莫利紐克斯、尼達爾.沙姆洛克:《金融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7,富蘭克林.艾倫、道格拉斯.蓋爾:《比較金融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規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19、北京奧爾多投資研究中心 :《金融系統演變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20、凱文.多德、默文.K.劉易斯:《金融與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21、戴維.里維里恩、克里斯.米爾納:《國際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22、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23、J.奧林.戈萊比:《國際金融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24、哈雷爾.弗雷克斯、讓.夏爾.羅歇:《微觀銀行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25、希拉.郝弗南《商業銀行戰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26、蒂莫西.W.科克:《銀行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27、V.N.巴拉舒伯拉曼亞姆、桑加亞.拉爾:《發展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28、大衛.格林納韋:《宏觀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29、格哈德.伊寧:《貨幣政策理論——博弈論方法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0、約翰.Y.坎貝爾、安德魯.羅、艾.克雷格.麥金雷:《金融市場計量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31、羅納德.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三聯書店,1980。32、羅納德.麥金農:《經濟市場化的次續——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聯書店,1996
金融大學生,學習CFA有哪些好處
從CFA覆蓋的面來看,簡直可以稱得上是金融百科全書,覆蓋了股權投資、債券投資、另類投資、公司金融、衍生工具、計量經濟學等近乎所有的與金融相關的內容。學習CFA,可以從0開始重新系統性地構建金融體系,對整個金融市場能有進一步的認識,就算不為了找工作,單純從增長知識的角度來說也是特別好的,客觀來說,CFA的學習資料比國內的大部分教材都好多了,思路非常清晰。
CFA被國際譽為進入“華爾街的入場券”,被全球170多個國家認可。
CFA和FRM到底有多吃香
提起金融界的證書,那先想起來的,必定毫無疑問是“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和“金融風險管理師”FRM。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被譽為“華爾街的入場券”、“金融業的百科全書”,是全球投資業要求專業且認可度高的資格認證。
FRM(金融風險管理師)則是金融風險管理領域專業的認證,已經成為國內外許多金融機構以及大型企業風險管理部門人員的籌碼。
金融風險管理師FRM是風控領域專業的資格認證,可以大大提高持證人進入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部、金融單位稽核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等的機會。
想要用高含金量證書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時,金融人很容易迷茫。金融考證論壇里,常有人在問:CFA和FRM作為國際證書,在中國有用嗎
像風控領域的資格認證“金融風險管理師”FRM,在美國等地能為持證人爭取到不菲的年薪。但有人就講,國內外金融調控機制不同,這些證書到國內就失去效力,真相是否如此
這時候就可以拿數字說話。全球風險管理協會官方數據統計,考取FRM證書的人在國內的平均年薪大約在30-70萬左右,無論外國中國,始終保持住了“高薪水”的姿態。
而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的薪水按照國際標準,CFA持證人的平均年薪從61,210美金(助理金融分析師)到145,810美金(首席財務分析官)不等。隨著工作經驗的不同,CFA持證人的薪資水平也各有不同。
那么,FRM和CFA在中國含金量到底如何呢
一、中國的FRM和CFA雇主是否認可呢
首先說CFA:
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雇主愿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
在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中,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獲得該認證的人收入多24%(中位數在24.8萬美元到20萬美元之間)。
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協會曾多次提到,亞洲是CFA考試報名人數增長快的地區。數據表明:CFA持證人在新加坡的年收入約為11.3萬美金,加拿大為10.8萬元,全球平均薪資為17.8萬美元。足以說明問題。
CFA研究的是收益;FRM研究的是金融風險。學習FRM和CFA后,對金融領域沒有盲點,從專業上得到升華。
再說FRM:
國內目前FRM持證人還只有幾千名,其中大多數在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工作。以工行為例,截止到2015年底,工商銀行已經有462名員工取得了“金融風險管理師”資格,占全國總人數的17%,居于首位。
要說FRM的威信力在中國得不到承認的話,看下其持證人全球雇主排行榜就會馬上被打臉——排在前四位的,都是中國的銀行,即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匯豐銀行、農業銀行。
清一色的中國銀行直接告訴你,國內金融機構對FRM的認可度到底有多高,這樣“國外金融證書在國內沒啥作用”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
并且,大量外國銀行的中國支行也在積極招聘金融風險管理師,從事風控工作。此外“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同時開展企業風險咨詢的業務,需要FRM持證人的加入。
二、政府對FRM和CFA的支持
要找出FRM和CFA在中國認可度如何的證明,大概就屬政府的紅頭文件了。
上海發布的《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里,就明確提出,到2020年,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等國際資格認證證書持證人,要達到總數3.5萬左右。
同一時間發布的《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中,將需要持有FRM證書的“金融產品研發團隊人才”、“合規與反洗錢人才”、“風險管理人才”列為緊缺,強調要重點引進、加強政策傾斜程度。
總而言之,上海官方發聲,未來幾年要重點規劃FRM和CFA人才的培養,對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當然,絕不止上海政府如此,中國絕大多數的一線城市、準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都發布了相似的紅頭文件。
總之,FRM和CFA證書從報名形勢、考取后的工作機會、政府支持力度來看,在中國的認可度都完全不低。中國近年為了將上海等大城市打造為國際金融中心、爭取世界金融市場上的話語權,對于國際金融證書持有人的需求必然是越來越大。
作為金融緊缺人才,全球CFA認證人僅7萬余名,FRM持證人不足3萬名。與此同時,隨著國內金融界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而人才數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不少跨專業在職人員也加入金融證書考試行列,作為未來職業增值點。
面對與日俱增的市場競爭壓力及城市發展建設人才需求,國內多家知名企業及大型國有銀行組織員工進行CFA、FRM等金融證書專項培訓,提升員工專業技能,迎合新金融常態下的企業發展需求。
所以CFA&FRM是你提升自己專業技能,提升自己個人品牌的良好途徑,亦或是圈外人士通往金融這扇大門的金鑰匙。
房車源頭廠家 江經理 優惠熱線:15391696081